时间:2024-08-0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大 | 中 | 小】
|
刘超,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北邢台市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与检察技术部书记员。主要负责全市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网络规划和网络安全,公益诉讼快速取证检测,电子物证与文件检验鉴定人。多次获得嘉奖和个人“三等功”,曾在河北省首届公益诉讼快检比赛中获得水质土壤检测第一名。 若羌县位于新疆东南部、塔里木盆地东部,与甘肃、青海、西藏三省接壤,是新疆第二条出疆通道上的桥头堡。全县行政面积20.2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县。县辖四乡四镇,共有耕地30.5万亩,总人口6.2万人,主要由维、汉、回、东乡等19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41.73%。光热资源丰富,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塔里木盆地东部,属典型的暖温带荒漠干旱气候,是世界同纬度最干旱地区之一,也是生产高档瓜果、中国最优质红枣的故乡。矿产资源富集,发现的矿产资源种类51种(亚种),主要有钾盐、铜、铅、锌、镍、钨、锡、金等,被誉为新疆的“聚宝盆”。文化底蕴厚重,分布着楼兰古城、米兰古城、小河墓地、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遗址和景观资源,素有“历史文化长廊”的美称。 我记得到达若羌后的第一天,代俊山检察长就带领我们援疆干部向邢台援助若羌前线指挥部报到,参观了楼兰博物馆,走访部分群众,介绍基本情况,正式开启了我在若羌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我深知自己肩负着援疆的神圣职责,但我感到更多的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满满的信任和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让我很快适应了环境、融入了这个集体。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我深入了解若羌本地数字检察的开展情况,熟悉院内网络架构以及网络安全设备情况,全面细致地研究网络系统的布局与运作,结合本院实际,我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掌握了日常工作的重难点,解决了不少技术问题,形成了一套符合实际、可行有效的工作措施。在以往工作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其对于检察工作高效开展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组织把我放在这个岗位,我要全力以赴确保数据的安全,努力为若羌数字检察顺利推进提供技术保障。 敢于锻炼、勇挑重担--让我感受到民族地区的热情与奔放为热烈庆祝巴州成立70周年,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我有幸担负法检两院联合举办的“同心共筑中国梦、砥砺奋进新征程”专场文艺晚会主持人并表演节目,在舞台上通过与各族群众一同分享喜悦与激情,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了若羌法检两院干警对于司法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也更加了解了若羌当地各民族的特色文化,他们的民族团结协作与拼搏进取精神令我钦佩。而让我最受感触的是在若羌县 2024 年庆“七一”歌咏比赛中,作为政法机关代表队的朗诵人,这段经历于我而言,是在我援疆生活中一次难忘且意义非凡的经历。得知要参加此次比赛,内心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能有机会在这样重要的活动中展现自己,紧张则是担心自己表现不佳,影响整个团队的成绩。本次政法机关代表队由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网信办多个单位组成。为了在比赛中呈现出最佳状态,我和搭档同为援疆干部的彭老师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连续一个星期反复练习歌曲和朗诵词,不断打磨每一个字词、每一段句子的语调,力求做到字正腔圆、情感饱满。同时,我还担任声部长,积极引导队友们正确发声,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合唱达到最佳的舞台效果。一次次的练习,一次次的改进,让我逐渐找到了自信,朗诵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比赛那天,当音乐响起,看到队友们自信的眼神,我们迅速调整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诵中。比赛结束,当听到我们政法机关代表队获得第一名的那一刻,我内心激动万千、热泪盈眶。 时间过得很快,援疆之行已经过去一个半月,工作中我与若羌检察同仁干在一起、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大家相互学习并结下深厚友情,这份情谊将长驻心底,这份特殊的履历也更加弥足珍贵。在未来的援疆工作中,我会继续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毫无保留地分享我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全身心投入到若羌检察事业的各项工作中,努力为若羌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次援疆行,一生援疆情,感谢援疆,让我成长。
|
|
|
|
|
|